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病史和症状监测:记录自上次就诊以来的所有新出现或加重的症状,包括头痛、言语困难、视力改变或肢体无力。了解这些变化对于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血压控制:高血压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复诊时需检查血压水平,通常建议维持在120/80mmHg左右。医生可能会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3.血脂管理:异常的血脂水平也与脑梗死有关。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通常目标是保持LDL低于70mg/dL。
4.糖尿病监控:若患者有糖尿病史,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脑梗死患者的目标空腹血糖水平一般为70-130mg/dL,餐后血糖应低于180mg/dL。
5.抗凝药物的使用:若正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凝药物,需评估其疗效及潜在副作用。可能需进行凝血功能测试以确认药物浓度适宜。
6.生活方式评估:饮食、运动、戒烟等生活方式调整也是复诊的一部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复发风险。
7.心理状态评估:脑梗死患者常发生抑郁或焦虑。心理健康评估及必要的心理支持对整体康复很重要。
维持上述各项指标的稳定对于脑梗死患者的长期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