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风湿病中的“风”:
风湿病是一组以关节和软组织损害为主的系统性疾病。中医学认为,“风”为导致风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是外感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中的一种。
在风湿病中,“风”具有以下特点:善行数变,即病症表现为疼痛游走不定,部位时常变化;发病迅速且易侵袭人体阳位部位(如头面、上肢)。
“风”往往与“寒”、“湿”、“热”等相互结合,如风寒湿痹,其临床表现包括关节酸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2.风寒中的“风”:
风寒是外感病的一个亚型,其邪气来源于自然界的风和寒凉之气。中医认为,“风”是百病之长,容易通过皮肤、鼻孔侵入人体,特别是在抵抗力降低或环境适宜的情况下。
风寒中的“风”具有主动移动和扩散的特性,容易带动其他邪气(如寒邪)侵入人体,导致外感风寒综合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咳嗽等,患者通常表现为表证(即疾病处于浅表位置)。
3.关键区别:
病因层面:风湿病中的“风”更多从病理机制描述身体内部问题,而风寒中的“风”则强调外界环境对机体的侵袭。
症状表现:风湿病更倾向于关节症状,而风寒则主要出现呼吸道症状和全身乏力。
无论是风湿病还是风寒,其发生都与个体的正气(即免疫力)有关,调节生活方式可以起到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