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科
1.评估时间:一般建议在影像学检查(如CT)后进行多次随访,以观察结节是否持续增大。通常会在3个月后再次进行检查,以确认变化趋势。
2.鉴别诊断:增大可能是由于免疫治疗导致的炎症反应,即伪进展。此时,肿瘤周围的免疫细胞浸润可能导致影像上显示结节增大。需要通过后续检查和临床评估来鉴别。
3.临床症状: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如咳嗽、呼吸困难或体重下降等。若症状加重,需考虑进一步的诊疗措施。
4.生物标志物: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如CEA、CYFRA21-1等,辅助判断疾病活动性。
5.多学科讨论:建议进行多学科团队讨论,包括肿瘤科、放射科、病理科等专业人士,以综合评估病情,并制定个体化后续治疗方案。
6.病理活检:必要时可考虑对增大的结节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性质,从而指导治疗策略。
对肺鳞癌患者的小结节增大情况,不应仅仅依靠单一时间点的影像结果,而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连续影像随访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后采取合适的医疗干预措施,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