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血液容量变化:当人体大量出汗时,会损失相当多的水分,这会导致血液容量减少。血液容量的降低会刺激体内的渗透压感受器和容量感受器,其作用是促使身体保留更多的水分,从而减少尿液的生成。
2.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出汗导致血液的浓度增高,这会刺激下丘脑,促使垂体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通过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来减少尿液的排泄,从而保留体内的水分。
3.肾脏反应调整: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肾脏会通过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来保持水分。这种生理调整有助于减少尿量,帮助身体恢复水分平衡。
4.电解质浓度变化:出汗不仅损失水分,还会带走一些电解质,如钠、钾等。电解质的损失会进一步影响肾脏的功能和尿液的生成,使得尿量减少。
大量出汗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反应都是为了帮助身体保持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避免脱水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