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一度冻伤:
通常表现为皮肤发红、轻微肿胀和刺痛感。
迅速将受冻部位转移到温暖环境中,避免继续暴露在寒冷下。
使用温水(37-39摄氏度)浸泡受损区域20至30分钟,以恢复血流。
切忌用热水、火炉或直接加热器具来加热,以免造成烫伤。
2.二度冻伤:
可见皮肤起水泡,伴随严重疼痛和肿胀。
在温暖环境中小心处理,不要故意弄破水泡。
温水浸泡后,用无菌敷料包覆以保护受损区域。
建议就医,以便进一步检查和专业处理。
3.三度冻伤:
皮肤变白或呈蜡黄,可能失去感觉。
避免擅自复温,必须尽快就医。
医疗机构会进行专业复温处理,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如清创或抗感染治疗。
及时识别冻伤程度并给予适当处理至关重要。出现较严重症状时需要专业医疗干预。在寒冷环境下需采取保暖措施,避免皮肤长时间暴露于低温以降低冻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