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脱水:身体缺乏足够的水分会导致尿量减少。尽管摄入水分,但如果身体在进行水合作用时仍处于亏损状态,比如大量出汗、腹泻或呕吐,尿量仍可能偏低。
2.肾功能异常:肾脏负责过滤血液并生成尿液。如果肾功能不正常,如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病,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
3.激素调节失衡:抗利尿激素(ADH)在体内水平升高会造成尿量减少。此激素通过增加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来减少尿液生成。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利尿剂可能干扰正常的尿液生产过程,从而影响排尿。
5.心血管问题:心功能衰竭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肾脏供血不足,进而影响尿液的产生和排放。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识别潜在健康问题,建议密切监测尿量变化,并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以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