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脱水:当身体失去过多的水分而没有及时补充时,血容量会减少,导致血压下降。常见的情况有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或急性腹泻、呕吐时。
2.心脏问题:心率过慢(心动过缓)、心力衰竭或心脏瓣膜疾病可能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从而降低血压。
3.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肾上腺功能不全(如艾迪生病)或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均可影响血压调节机制,导致低血压。
4.营养不足:长期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会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贫血从而引发低血压。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降压药、抗抑郁药及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可能降低血压。
6.神经性因素:体位性低血压即在快速站立时出现的血压骤降,往往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关。
出现低血压时应考虑综合因素,通过系统的检查来明确具体原因并进行适当处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和管理低血压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