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 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CT扫描:蛛网膜囊肿通常在CT影像上呈现为均匀的低密度区,其密度接近于脑脊液。这种囊肿常位于脑的表面或者裂隙处,并且不会增强,因为囊壁通常很薄,没有血供。
2.MRI扫描:在T1加权成像中,蛛网膜囊肿一般显示为低信号;而在T2加权成像中,显示为高信号。这是因为囊肿内容物与脑脊液性质相似。囊肿壁通常不明显,除非囊肿对周围结构产生了推移效应,这可能导致局部解剖结构改变。
3.位置:蛛网膜囊肿最常出现的部位包括颞叶、额叶以及小脑幕附近。在这些位置可观察到囊壁的推移效应,使邻近的脑组织受压或移位。
4.动态影像变化:蛛网膜囊肿一般表现为稳定,不会自发消退或显著增大。但在某些病例中,可能由于外伤或感染而引起囊肿大小变化。
应注意的是,虽然蛛网膜囊肿在影像学上具有典型表现,但确诊还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因为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鉴别其他类型的颅内囊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