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屈光状态:年龄较小的患者容易出现过度调节,从而导致验光结果不准确。如果眼睛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尤其是出现假性近视,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散瞳以获得更精确的屈光度数。
2.验光目的:对于初次验光或屈光度变化较大的情况,散瞳可能更为重要。在常规验光中,如无特殊需求,可能无需散瞳。
3.眼部健康状况:散瞳可以帮助眼科医生检查眼底情况,如果存在特殊眼部疾病或症状,如视力下降、眼痛等,进行散瞳检查可能是必需的。
4.个人舒适度与时间安排:散瞳后会导致短暂的视力模糊和畏光,因此需要考虑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若患者无法接受这种影响,可能选择不进行散瞳。
16岁患者在配镜时是否需要散瞳应根据具体的视力问题、验光目的和个人情况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