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高危因素识别:
高血压是最显著的危险因素,约有70%以上的脑溢血患者伴有长期高血压病史。
年龄增加,尤其是55岁以上人群,脑溢血的风险显著升高。
吸烟和过量饮酒可增加血管脆性,从而提高脑溢血风险。
家族史,若直系亲属中有人曾患脑溢血,则自身风险也会增加。
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会对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症状识别:
突发性的剧烈头痛常见于脑溢血初期,是由于出血导致颅内压力骤然增高引起。
突然出现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面部下垂,特别是微笑时一侧嘴角无法抬起。
言语障碍,如语言表达困难或理解障碍。
视觉问题,包括双眼视物模糊或一只眼看不见。
平衡失调或步态不稳,有时伴随眩晕。
3.医学检查:
CT扫描是诊断脑溢血的首选方法,可快速显示颅内出血情况。
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脑部组织结构信息,但通常用于进一步评估或排除其他类型的脑损伤。
血液检查帮助评估凝血功能和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的影响。
在脑溢血的评估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家族病史,还应警惕任何突然发生的神经系统症状。一旦怀疑脑溢血,及时就医进行CT或MRI检查至关重要。注意控制血压和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脑溢血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