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患者是否有可能改变需要使用粪袋的状态

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肠癌患者是否需要长期使用人工造口袋取决于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永久依赖粪袋。通过适当的手术和治疗,有些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而另一些患者可能无法避免永久造口。

1.造口的决定因素:

肠癌患者是否需要造口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手术方式。如果肿瘤位于直肠或结肠的下端,可能影响括约肌功能或者需切除整个直肠,则较难保留正常排便功能,通常需要造口。而高位的结肠癌患者,尤其是上段结肠手术后,通常可以直接吻合肠道,不需要造口。

2.临时与永久造口:

某些情况下,造口只是暂时性的。例如,当手术后需要让肠道有时间愈合时,会选择建立临时造口。一旦肠道完全恢复健康,可能会进行二次手术关闭造口,恢复自然排便。但永久造口的患者通常是由于肿瘤位置过低或大量组织被切除,导致无法重建肠道连接。

3.术后功能评估:

对于部分患者,即使恢复了肠道连续性,仍可能面临排便次数增多、失禁等功能障碍。这类问题常见于低位直肠癌手术后的患者,因为直肠储存粪便的能力可能受损。通过盆底康复训练、饮食调整等方式,有助于改善术后功能。

4.医学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器械吻合、微创手术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推广,使得更多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能够保留自然排便功能。某些复杂案例中,还可考虑进行人工肛门再造等手术。

长期是否需要使用粪袋因人而异,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特点以及医生的建议综合决定。即使需要永久造口,通过良好的护理和心理支持,患者也能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