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定期监测:病人应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肝功能检查,包括血常规、肝酶水平、凝血功能等。同时,每6-12个月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以评估肝脏结构变化及是否存在肝癌风险。
2.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病毒药物(如针对乙型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降压药物(如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降低门静脉压力)、利尿剂(如螺内酯和呋塞米)等。
3.饮食调节:需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食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尤其,应严格禁酒,因为酒精可加速肝纤维化进程。
4.生活方式: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每天30分钟的中低强度运动(如步行、游泳),但需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提高机体免疫力。
5.预防并发症:需防范肝性脑病、腹水、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变化,如果出现行为异常、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若腹围迅速增加或出现下肢浮肿,应警惕腹水形成,及时调整利尿剂用量。
6.心理支持:慢性肝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心理咨询、参加患者互助小组等方式获得心理支持,减轻精神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长期患有肝硬化并复发的患者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通过定期监测、合理用药、健康饮食、积极锻炼和预防并发症等手段来延缓疾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