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颜色改变:胆汁中的胆红素是赋予粪便颜色的主要物质。当胆功能不佳时,胆汁分泌减少,可导致粪便颜色变浅甚至呈现灰白色。这种现象称为“陶土色大便”。
2.脂肪含量增加: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胆汁分泌不足或流动受阻,未消化的脂肪会增加在粪便中,导致粪便油腻、发亮且较难冲洗,这被称为脂肪泻。
3.气味变化:由于消化不良,可能会导致细菌分解未消化的食物,从而使大便的气味更为剧烈和刺鼻。
4.腹泻或便秘:胆功能不佳可能引起消化过程紊乱,导致腹泻或便秘等排便习惯的改变。
这些大便特征的变化提示胆系统可能存在问题,应尽早进行医疗评估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