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崇峰 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机制与作用:低分子肝素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来抑制凝血因子Xa,从而阻止凝血过程。而传统肝素则通过与多种凝血因子结合起到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得其对Xa因子的抑制更为专一。
2.半衰期与给药频率:低分子肝素钠的半衰期较长,一般情况下每天只需注射一次或两次。相对而言,普通肝素半衰期短,通常需要持续静脉滴注或频繁注射。
3.生物利用度:低分子肝素钠可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高达90%以上,而普通肝素在皮下注射时的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多以静脉注射为主。
4.监测需求:由于低分子肝素钠的抗凝效果较为稳定,通常不需要频繁监测凝血功能。普通肝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监测来调整剂量。
5.副作用:低分子肝素钠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较低,并且总体出血风险也较小,而普通肝素则有较高的诱发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可能。
低分子肝素钠作为一种现代抗凝剂,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诸多优势,包括便利的给药方式、更少的监测需求以及较低的副作用风险,这使其成为许多需要长期抗凝治疗患者的首选。但在使用任何抗凝药物时,都应严格遵循医嘱,以确保安全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