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 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发病原因:腔隙性脑梗死主要由大脑深部的小动脉硬化和闭塞引起,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
2.影像学表现:在CT或MRI检查中,腔隙性脑梗死表现为大脑基底节区、丘脑、脑桥及白质内的多发、小而圆形低密度或高信号病灶,直径通常小于15毫米。
3.临床症状:许多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当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言语不清、摔倒或失去平衡等。部分患者可能表现出认知功能下降或情感障碍。
4.检查与诊断: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神经系统体检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MRI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金标准,能够更清楚地显示小血管病变。
5.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及康复训练以改善生活质量。
腔隙性脑梗死虽然经常症状较轻,但仍需要积极控制风险因素以预防进一步的损伤和并发症。定期医学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尤其重要,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