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肾功能衰退:尿毒症是由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引起的,此时肾脏几乎失去过滤血液中废物和多余液体的能力。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滤过、重吸收和排泄调节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当肾功能严重受损时,液体和钠在体内积聚,从而引起水肿。水肿通常表现为下肢、面部或手部的肿胀。
2.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会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这被称为蛋白尿。蛋白质的减少会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使得液体更容易从血管中渗出到组织间隙,引发水肿。
3.电解质失衡:尿毒症患者常常会出现钾、镁等电解质的不平衡,以及酸碱失衡。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引发腹泻。肾功能不全会导致尿素氮和肌酐等代谢废物积聚,这些物质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可能加重腹泻。
4.药物影响:尿毒症患者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缓解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某些药物可能具有副作用,如利尿剂或抗生素,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和腹泻。
尿毒症导致的水肿和腹泻是肾功能严重受损后体内复杂变化的结果,需要综合考虑液体管理、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治疗和护理,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