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病理机制: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这些异常导致白血病细胞快速增殖并在骨髓中积聚。这种积聚会干扰正常造血过程,导致红细胞、正常白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减少。
2.症状表现:由于正常血细胞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常出现贫血、出血倾向和感染风险增加等症状。具体表现包括乏力、苍白、频繁或严重感染、易瘀血或流血不止等。
3.诊断与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确诊通常依赖于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及细胞遗传学分析。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目的是消除白血病细胞,恢复骨髓造血功能。
4.预后与管理:急性白血病的预后依赖多种因素,如患者年龄、白血病亚型、基因改变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即便患者经治疗达到缓解,也需长期随访以监测复发。
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严重性及其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并不能被视为健康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