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病原体:最常见的致病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腺病毒。这些病毒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直接接触传播。
2.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2至72小时内出现症状,包括频繁的稀水样大便、恶心、呕吐、轻度发热及腹部痉挛等。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为1至3天,但可能延长到10天,特别是在儿童中。
3.流行特点:病毒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但在寒冷季节更为普遍。在发达国家,轮状病毒是导致儿童严重脱水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4.诊断:通常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粪便样本检测确诊,以排除细菌性腹泻或寄生虫感染。
5.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重点在于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预防脱水。口服补液盐是有效的补液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静脉输液。抗生素对病毒性腹泻无效。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以及确保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是预防病毒性腹泻的关键。尤其是在流行期间,更应注意这些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