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统计数据:肠癌的发病率通常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常见。近年来部分研究指出年轻人中肠癌发病率有所上升。
2.症状评估:便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痔疮、肛裂、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感染等。肠癌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腹痛、体重下降、排便习惯改变等。仅凭便血一项症状无法确认肠癌。
3.风险因素:家族病史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有直系亲属患有肠癌,那么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结构不良、缺乏运动、吸烟和酗酒也可能增加风险。
4.检查建议:对于年轻人出现持续或反复的便血,应进行详细的医学评估,包括肛门指检、粪便隐血试验及必要时的结肠镜检查,以排除潜在严重疾病。
明确便血原因以及是否与肠癌相关需要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诊断和评估。尽早注意身体异常,并寻求医学帮助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