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选择适当的填充剂:
泪沟常采用透明质酸类填充剂,这类材料兼具塑形能力和生物兼容性,使用后较少引起刺激或炎症反应。
建议选择具有适中凝胶硬度的产品,避免因过软导致支撑力不足或过硬影响自然外观。
2.术前评估及准备:
仔细评估局部血管分布和解剖结构,有助于避免伤及重要血管。泪沟附近存在内眦动脉等重要血管分支,应特别注意定位和避开。
确保患者在术前一周停止服用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维生素E等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
3.选择钝针技术:
钝针技术有助于减小血管损伤的风险,因为其不会轻易刺穿血管。钝针插入皮肤后可以更均匀地分布填充剂。
将进针点设计在远离主要血管的位置,可通过单一进针点覆盖整个泪沟区域。
4.控制注射量及深度:
填充泪沟时,通常建议将填充剂注射在骨膜表面或深层脂肪间隙,而不是浅层,以避免过度激发血管压迫或皮肤隆起。
每次注射的量应控制在0.05-0.1毫升之间,多次少量注射可逐步达到理想效果。
5.术后护理:
完成填充后应用冰敷10-15分钟,以缩小毛细血管,进一步减少可能的出血和淤青。
避免揉搓注射部位,并告知患者短期内禁止剧烈运动,防止加重局部循环压力。
泪沟填充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经验和解剖学知识,精准操作是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