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血浆体积减少:出汗是通过皮肤蒸发水分来调节体温的一种方式。当大量出汗时,体内水分丢失显著,导致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减少,血浆体积因此降低。
2.电解质浓缩:随着汗液的排出,体内不仅失去水分,还有钠、氯等电解质。这使得剩余的血浆中电解质浓度增加,特别是钠离子浓度可能会升高。
3.血浆渗透压增加:由于水分流失和电解质浓度上升,血浆的渗透压随之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变化影响细胞内外物质的平衡状态。
4.胶体渗透压变化:蛋白质如白蛋白在血浆中的浓度相对提高,可能使胶体渗透压发生变化,影响到液体的交换和组织间隙的水合作用。
5.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浆体积减少使得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等成分比例增大,血液黏稠度增加,流动性下降。
为了避免血浆体积过度减少及其引发的后果,保持适量补水尤其重要,必要时需要补充电解质以维持体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