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 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漏出液与渗出液的区别:在医学上,液体在体腔内的积聚分为漏出性和渗出性。漏出液通常指低蛋白含量的液体,常因血管内压力变化或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所致,而非炎症过程。渗出液则为高蛋白含量液体,多与炎症、感染或恶性肿瘤相关。
2.肝硬化背景下的病理生理机制:
门静脉高压: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组织纤维化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这种压力增加会导致腹腔内毛细血管中液体向腹腔漏出,形成腹水。
低白蛋白血症:由于肝功能受损,血液中白蛋白水平降低,降低了血浆胶体渗透压,使得液体更容易漏出到组织间隙。
淋巴回流障碍:肝硬化还可能导致肝淋巴生成过多,超出了淋巴系统的处理能力,进而使多余液体积聚于腹腔。
3.临床表现:
肝硬化患者常出现腹水、下肢水肿等表现,其性质大多为漏出性液体,即其蛋白含量较低。
肝硬化导致的液体积聚主要因漏出液形成,源于门静脉高压、低白蛋白血症以及淋巴回流异常。有效控制这些因素有助于缓解液体潴留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