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肛裂:肛裂是肛门周围皮肤的细小撕裂伤,通常由于排便时用力过度引起。便后会感到疼痛,并且纸上会有新鲜的红色血迹。
2.痔疮:痔疮是肛门及直肠下部静脉丛的扩张和曲张。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或混合痔。当出现痔疮时,特别是在排便时,会导致出血,血液一般为鲜红色。
3.肛瘘或肛周脓肿:若肛门附近有脓肿或瘘管,可能会在排便过程中破裂,导致流血。这种情况通常伴有疼痛和肿胀。
4.炎症性肠病:例如克罗恩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会导致肠道发炎,结果可能是出血,并随粪便一起排出。
5.息肉或肿瘤:结直肠息肉或肿瘤也可能导致大便时出血,虽然息肉多为良性,但仍需注意筛查。
6.其他因素:如过度用力排便、使用过于粗糙的卫生纸等物理刺激,也可能导致局部出血。
如果大便后持续出现血迹,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体重下降或排便习惯改变,应尽早就医诊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