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关于“羊屎蛋”样大便的特征:这一表现属于布里斯托大便分型中的第1型,通常提示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大便干燥、成颗粒状。
2.可能的原因: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长期缺乏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或全谷物食品,会减弱肠蠕动,增加便秘风险。
饮水量不足: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应在1500-2000毫升之间,饮水不足会使粪便偏硬。
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从而影响排便规律。
心理压力或紧张:情绪波动会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肠道功能。
肠道菌群失衡: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或滥用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进一步影响大便质量。
3.需要警惕的相关疾病:
若伴随腹痛、体重减轻等症状,可能与肛裂、慢性肠炎、结肠肿瘤等疾病相关。
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也容易因神经损伤引发便秘。
4.改善建议:
调整饮食: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燕麦、红薯和香蕉。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固定时间上厕所、避免憋便。
增加活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补充益生菌:必要时通过酸奶或医生建议的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
若这一现象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通过检查明确原因后进行针对性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