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水分摄入不足:人体每日需要通过饮水和食物来获取充足的水分。如果饮水量不足,大便中的水分会被过度吸收,导致粪便变干、变硬。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粪便体积并促进肠道蠕动。如果长期缺少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容易出现大便干结的现象。
3.运动量不足:缺乏规律的身体活动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弱,从而延缓大便的排出时间。粪便在肠道中停留过久会导致水分进一步丧失,形成硬块。
4.排便习惯不良:经常忽视便意或憋便,会让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更长,从而变得干硬。固定的排便时间可以帮助培养规律的肠道活动。
5.压力或情绪因素: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可能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肠道功能,造成便秘问题。
6.药物作用或疾病:部分药物,如抗抑郁药、镇痛药等,可能引发便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性疾病、肠道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也可能导致大便形态异常。
7.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肠道蠕动能力下降、更易缺水等原因,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建议针对这些可能的原因作出调整,比如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用1.5-2升水,确保膳食纤维摄入充足,并保持适当运动。如果上述方法无效或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具体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