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温度对消化道的刺激
刚出锅的食物温度通常超过60℃,直接食用会加重口腔黏膜及消化道的热刺激。高温食品容易破坏口腔和食管的保护层,使局部产生炎症反应,从而间接增加上火风险。
2.油炸食物的特性
油炸食品含有较高的脂肪和热量。摄入过多脂肪会增加胃肠负担,导致体内油脂代谢产物堆积,诱发口干、喉咙痛等“上火”症状。油炸中可能会形成某些氧化物或其他刺激性物质,加重炎性反应。
3.刚炸制完成时的香气与味觉影响
炸食在高温状态下散发浓郁香气,更容易刺激人的食欲,导致过量摄入。而高温状态下的调料(如辣椒、胡椒)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刺激消化道及呼吸道黏膜,同样增加上火可能性。
4.冷却后的影响
冷却后的炸食虽然温度降低,但仍然属于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对代谢系统的负担依旧较大。相较于刚出锅时,其对黏膜的热刺激明显减少,因此总体来说“上火”的几率有所降低。
饮食应尽量避免过热和过冷,保持适宜温度,同时减少油炸食物的摄入,以维持身体平衡,降低上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