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汗液中的化学成分刺激
汗液中含有盐分、尿素和乳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蒸发过程中可能会刺激皮肤,尤其是在冬季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时,更容易引起瘙痒反应。
2.皮肤干燥
冬季天气寒冷,空气湿度下降,皮肤的水分更容易流失。如果使用过热的水洗澡或频繁清洁,会进一步破坏皮肤表面的保护层,使皮肤变得更加干燥和敏感,导致瘙痒症状加重。
3.皮肤屏障受损
皮肤屏障的完整性依赖于角质层细胞和脂质的健康状态。冬季低温会使皮肤血流减少,油脂分泌减少,加速屏障功能减弱。当汗液滞留在表面时,容易造成不适和瘙痒。
4.冷热交替刺激
冬季出汗通常发生在由寒冷环境突然进入温暖环境时,温差变化会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同时,汗腺排汗增加,但汗液不能快速蒸发,局部潮湿会诱发瘙痒。
5.汗疹或其他皮肤问题
部分人群可能因为汗腺导管暂时性堵塞而出现汗疹,也会伴随瘙痒。某些慢性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等在冬季也容易因出汗诱发或加重。
6.皮肤敏感性增强
寒冷季节体内代谢率降低,皮肤对外界环境的耐受能力减弱,对汗液中成分或者衣物摩擦更为敏感,进而感觉瘙痒。
建议注意保持皮肤滋润,避免过热的环境或剧烈活动后立即降温,选择温和的护肤品,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