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高血压影响:
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承受的压力,导致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等问题,最终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高血压是脑卒中(如脑出血、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急性脑卒中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更高,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而心肌梗死是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2.低血压影响:
急性严重低血压(如失血性休克或过敏性休克)可能迅速导致器官灌注不足,危及生命。
慢性低血压通常对健康的直接威胁较小,但严重时可能导致头晕、昏厥,进而引发意外伤害。
假如低血压与其他疾病(例如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并存,猝死的风险也会增加。
3.数据支持: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高达30-40%,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因高血压相关疾病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显著高于低血压。
低血压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较低,慢性低血压与猝死之间的关联度远小于高血压。
高血压更易导致长期不可逆的心血管损害,因此其猝死风险明显高于低血压。高血压需要积极控制,而低血压则需关注可能潜在的基础疾病,重要的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