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针对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手术

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射频消融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心脏异常放电引起的室性早搏。通过导管将高频电流传导至异常心肌部位,消融其病灶,从而终止异常电活动,恢复正常心律。

1.适应症:

室性早搏频率较高,通常超过10,000次/24小时或占总心跳数的10%以上。

长期反复发作并伴随明显症状,如心悸、头晕或乏力。

药物治疗无效或耐受性差,患者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已经发展为心室功能下降(室性早搏相关性心肌病)。

2.手术原理:

通过血管(常见为股静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至心脏内部。

利用三维标测技术定位引起室性早搏的异常放电点。

向靶点释放高频电流,产生局部热量,使异常的心肌组织失去活性,不再发送错误信号。

3.手术过程与时间:

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轻度镇静。

时间通常为2-4小时,但具体时长因病灶位置复杂程度而异。

手术后需卧床6-8小时,以预防穿刺部位出血。

4.成功率和风险:

成功率通常在80%-95%之间,根据病灶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可能存在少量风险,包括穿刺部位血肿、血管损伤、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加重等,发生率约为1%-3%。

5.术后恢复与管理:

一般住院观察1-2天,无特殊并发症可很快出院。

术后可能暂时出现早搏增加,属于正常现象,1-3个月内逐渐恢复。

定期心电图检查,了解心律改善情况,必要时调整药物治疗。

射频消融是目前治疗室性早搏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某些长期遭受室性早搏困扰且无法通过其他手段控制的患者,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