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明确病因:糜烂性大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首先需要通过医生进行专业诊断,确定具体的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饮食调整:
避免高纤维、高脂肪及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肠道负担和症状。
增加易消化的低渣饮食,如白米粥、蒸鸡蛋等。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3.药物治疗:
消炎药:如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用于减轻肠道炎症。
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
免疫调节剂或生物制剂: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肠胃问题,可能需要使用这些药物来调节免疫系统。
4.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监控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有助于改善糜烂性大便的症状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