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评估出血量:观察出血的多少和性质。如果出血量较少且逐渐减少,可能属于术后的正常现象。但如果出血量大或者持续不止,需引起重视。
2.血液检查: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贫血或凝血功能异常。这有助于判断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3.内镜检查:在必要时,可以通过内镜检查来确定出血的具体来源,并评估小肠和肠道其他部分的状况。
4.医学影像:使用CT扫描或其他影像技术可以帮助识别是否存在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漏或其他病变。
5.介入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介入性治疗,例如内镜下止血或通过放射介入进行血管栓塞。
6.手术干预:如果经过保守治疗后出血仍未能控制,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评估和处理。
7.药物管理:根据病情,医师可能会使用止血药物、抗生素或其他支持治疗来促进恢复。
及时就医并获得专业指导至关重要,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术后护理中,注意饮食、避免过度活动等,也有助于促进恢复和减轻术后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