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均可能导致腹泻。常见的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通常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病毒性肠胃炎,如诺如病毒感染,也是常见原因之一。
2.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慢性疾病会引起消化道炎症,通常伴有剧烈的腹痛、体重减轻和疲倦等症状。
3.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有的人会出现腹泻为主的症状。
4.乳糖不耐受:身体无法有效分解乳糖,导致摄入乳制品后发生腹泻。此类症状常在进食牛奶或乳制品后几个小时内出现。
5.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内分泌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引起代谢率增加,从而导致腹泻。
6.药物副作用:某些抗生素、化疗药物或泻药的使用可能导致持续性的腹泻,需根据既往用药史进行判断。
持续性的腹泻需要医疗专业人员进行评估,以排除严重疾病并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在就医时,应提供详细的症状描述和病史,包括腹泻的频率、颜色、质地以及伴随的其他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