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肿瘤阻塞肠腔:
随着结肠癌的发展,肿瘤会增大,占据肠道内的空间。肠腔被逐渐狭窄后,粪便通过受阻,造成排便困难。根据研究,当肠腔直径缩小至正常的50%以下时,患者便秘的风险显著增加。
2.肠道动力改变:
癌症可导致肠道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削弱肠道蠕动能力,使粪便在消化道中的推进速度减缓,进一步加剧便秘。癌细胞分泌的某些物质还可能扰乱肠道内分泌,诱发不正常的肠痉挛或无力性蠕动。
3.肿瘤溃疡和分泌异常:
肿瘤表面可能发生糜烂或溃疡,导致肠壁分泌异常。例如,炎症反应会促使大量液体渗入肠腔,甚至引发腹泻。同时,溃疡面也可能混入血液和黏液,使粪便性状改变,出现粘液血便。
4.并发症的作用:
结肠癌如果引起肠梗阻或穿孔,则可能导致急性排便中断,伴随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手术或放化疗治疗也可能造成肠道功能的暂时紊乱。
5.心理和饮食因素:
由于疾病带来的精神压力,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会通过神经内分泌轴的作用进一步影响肠胃功能。摄入纤维不足、饮水量少等饮食问题也可能加重排便困难。
及时识别和处理排便异常对于结肠癌患者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直接关系到生活质量,还可能提示病情进展或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