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息肉的类型决定风险:肠道息肉可分为腺瘤性、增生性和炎症性三大类。其中,腺瘤性息肉约占所有息肉的70%,是最容易发展为癌症的一种,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其癌变率可达30%-50%。增生性息肉通常属于良性,一般不会恶变;而炎症性息肉多见于慢性炎症后遗留的组织改变,癌变风险低。
2.癌变过程需要时间:腺瘤性息肉从形成到可能癌变通常需要10-15年。这一过程中涉及多个基因的异常,包括APC基因、KRAS基因和p53基因突变等。随着基因突变积累,息肉会经历正常黏膜-轻度异型增生-高度异型增生-癌的进展。
3.息肉大小影响癌变风险:直径小于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低,大约在1%以下;直径为1-2厘米时,癌变率上升至5%左右;直径超过2厘米时,癌变率可能高达40%-50%。
4.数量和位置也具影响:如果息肉数量较多,或者集中分布于结肠左侧(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其癌变风险也会增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年轻时即可能产生大量息肉,几乎100%会发展为结直肠癌。
肠镜筛查是早期发现和切除息肉的主要手段,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息肉以降低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