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崴后首先要冰敷以及热敷,先进行冰敷,之后过了一天要开始热敷,能抑制出血、肿胀的情况发生,其次是为了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肿胀;第二尽量的静养,少下地,避免脚踝损伤以及肿胀二次发生;第三静养期间,脚抬高利于降低肿胀;第四外敷的药膏、药包等。
- 冷敷
- 扭伤后24小时内,局部要用冷敷,这样可以使毛细血管收缩,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同时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如果旅游途中遇到冷饮店,可立即购买冷饮用衣物包裹着冷敷患处,亦可用自带的矿泉水倒在毛巾上进行局部冷敷。如果回到旅店有冰箱条件的,可以用湿毛巾放置于冷冻室速冻后取出,放置于患处,冷敷效果较好。
- 镇痛
- 如果自备外用镇痛药,可以马上喷涂在患处。建议外出旅行前在准备预防感冒、腹泻、便秘、防蚊等家庭自备小药箱时,应该有外用的镇痛药物喷剂,以备不时之需。
- 包扎固定
- 如果自带绷带,可在镇痛药物喷涂后用绷带进行包扎固定。绷带包扎固定不但可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防止肿胀的进一步加重,还能起到保护受伤软组织的作用,从而减少对受伤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减轻疼痛。如果没有绷带,可以寻找替代物,如围巾、毛巾、领带等纺织品进行包扎固定,也可以就地取材制作临时夹板,如用长树枝或板条,甚至是折叠的枕垫或毛毯,通过绳子或绷带将这些临时夹板对患处进行固定。
- 抬高患肢
- 脚踝扭伤后最好请旁人搀扶,尽可能避免足部负重和运动,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购置临时拐杖或者自制拐杖来帮助缓解患足负重。回到驻地后应抬高患肢,高于心脏的位置,可促进血液回流,有利于肿胀消退。
- 休息
- 脚踝扭伤后,休息是很必要的。暂时限制肢体活动,有利于损伤韧带的修复,敷药加上休息可以大大缩短治疗时间。一般脚踝扭伤需要修养2周~3周。
- 就医
- 扭伤脚踝后在进行了以上的急救处理后,最好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肿胀较重的患者需进行拍片检查,以排除骨折;对于软组织扭伤的病人应当采用敷药方法治疗。敷药疗法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的一大特色之一。骨伤科的敷药是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的药物调配而成,早期敷药有着非常好的疗效,患者往往在敷药后不久就能消肿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