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激素水平变化:40岁以上女性常经历卵巢功能逐渐减退,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这种变化会导致月经周期不规律和经量减少。围绝经期通常开始于40多岁,可能是月经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2.子宫内膜变化: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月经流量。在某些情况下,子宫内膜变薄可导致月经量减少,这是老化过程的一部分。
3.生活方式因素:体重变化、剧烈运动或极端饮食习惯可能影响激素水平,从而导致月经量变化。压力和睡眠不足也是可能的诱因。
4.健康状况:甲状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其他内分泌紊乱也可能导致月经量减少。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自身免疫疾病也可能影响月经周期。
5.医疗因素:使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抗抑郁药或激素替代疗法,可能影响月经量。子宫肌瘤或子宫息肉也是潜在因素。
月经量少在40岁以上女性中较为常见,但若伴随其他症状如严重疼痛、不规则出血或全身不适,应咨询妇科医生以排除潜在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和适量锻炼,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