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手术技术:在手术过程中,若组织切割不够精细或止血措施不充分,可能导致术后出血的发生。术中使用电凝、缝合材料等不当也会增加出血风险。
2.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或服用抗凝药物,都会影响伤口愈合和止血过程,增加出血的概率。
3.感染:术后伤口感染可导致局部组织炎症、血管扩张和渗出,最终可能引发出血。如果术后未能及时控制感染,也会加重出血情况。
4.术后护理:如果术后护理不当,比如过早进行剧烈活动或者对伤口压迫不足,可能导致伤口裂开或出血。
5.营养状态:营养不良会影响机体恢复能力,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K等与凝血功能相关的营养缺乏,会使出血倾向加重。
术后应密切监测伤口状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和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出血风险。如果出现持续性出血,应及时联系医疗团队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