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停止高嘌呤饮食
痛风通常与体内尿酸水平升高相关,而高嘌呤食物会代谢产生大量尿酸。例如,骨汤、肉汤、海鲜汤等均属于高嘌呤食品。在出现痛风症状时,应尽快避免继续摄入这些食物,并选择低嘌呤食物,如新鲜蔬菜、低脂乳制品等。
2.药物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吲哚美辛)缓解疼痛和炎症。如果疼痛严重且不能通过常规药物缓解,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短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长期管理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例如别嘌呤醇或非布司他。
3.增加水分摄入
适当增加饮水量,每天饮水量建议达到至少2-3升,以促进尿酸排泄,防止尿酸结晶堆积在关节部位,同时也能减少肾脏结石形成风险。
4.避免其他诱因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因为这些因素可能进一步加重尿酸水平波动。同时,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有助于减轻发作症状。
5.定期检测尿酸水平
痛风患者应每隔3至6个月监测血清尿酸水平,目标将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对于有痛风石者应低于300μmol/L)。
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痛风对关节和肾脏的长期损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