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初期是否会引发基因突变

2025-07-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李小优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急性白血病的发生确实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涉及骨髓中造血细胞异常增生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常与特定的基因突变有关。

1.在急性白血病中,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染色体易位、基因插入或缺失。这些突变会导致造血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增殖过程出现障碍,引发癌症。

2.染色体易位是指染色体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互换位置,这种突变在急性白血病中非常常见。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约20%存在染色体易位,从而产生形成新的致癌基因。

3.基因插入或缺失会改变基因的表达或其调节机制,使得细胞异常增殖或失去凋亡能力。这类突变可能涉及多个造血相关基因,包括FLT3、NPM1等。

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有类似的基因突变机制。在ALL患者中,约30%至40%的病例可检测到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同样影响造血细胞的正常功能并促进恶性变。

5.环境因素如辐射及某些化学物质暴露也可引发基因突变,增加患急性白血病风险。

急性白血病初期常伴随多种基因突变,且这些突变是疾病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了解这些突变能够帮助诊断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