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观察: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病例,可以选择定期随访观察。每6至12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脾脏大小和血管瘤变化。这种保守治疗适用于血管瘤较小、不影响脾脏功能及未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患者。
2.手术:当脾脏肿大及血管瘤导致明显症状、疑似恶性病变或有出血风险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部分切除(仅切除病变部分)或全脾切除(切除整个脾脏)。手术的选择取决于病变的大小、位置及对脾脏正常功能的影响。
3.治疗前评估:在决定治疗方案前,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以确定血管瘤的具体特征。必要时可进行穿刺活检以排除恶性病变。
4.术后管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需注意术后感染风险。脾脏在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全脾切除后可能需要接种预防感染的疫苗,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脾脏肿大及多发血管瘤的处理方案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