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生理因素:两岁的孩子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长牙或者晚上肚子饿等生理需求未得到满足,可能会引起哭闹。还可能因消化不良、腹胀或其他轻微的不适而影响其睡眠质量。
2.心理因素: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情感体验,可能因为白天受到惊吓、压力或分离焦虑而在夜间表现为哭泣。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会经历“夜惊”,即一种非梦的睡眠障碍,在深度睡眠时突然出现极端恐惧,但通常无法记住醒来后的细节。
3.环境因素:睡眠环境过于嘈杂、光线太亮或者温度不适宜,也可能导致孩子难以进入稳定的深度睡眠。过多的屏幕时间或在接近睡前进行刺激性活动也可能干扰其正常的作息规律。
4.习惯问题:如果孩子习惯了通过某种方式(如抱抱、喂奶、摇晃)入睡,可能在夜间醒来时需要重复这些动作才能再次入睡,而得不到这些安抚就可能哭闹。
建议家长观察宝宝的日常行为和作息,排除可能的外部干扰和不适状况。如果情况持续,或者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