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脑室前角旁脱髓鞘性改变怎么回事,怎么办

袁宝玉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双侧脑室前角旁脱髓鞘性改变是一种在大脑白质中可见的放射学发现,通常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来诊断。脱髓鞘指的是保护和绝缘大脑神经纤维的髓鞘损伤或丧失,这种情况会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和效率。

脱髓鞘性改变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多发性硬化症、小血管病变、病毒感染、遗传性疾病、老年性变化。

1.多发性硬化症(MS):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

2.小血管病变:与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血管风险因素相关的脑部微血管损伤。

3.病毒感染:如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一种由JC病毒引起的罕见而严重的病毒性脑病。

4.遗传性疾病:如亚急性联合变性病(SACD)或Leigh病等代谢性疾病。

5.老年性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脑内可能会发生轻微的脱髓鞘改变。

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确诊:准确地诊断出脱髓鞘性改变的原因,可能需要更多的医学检查,如详细的MRI分析、血液测试、甚至脑脊液检查。

2.治疗底层疾病:针对发现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治疗。例如,如果是由多发性硬化症引起的,则可能需要免疫调节治疗;如果是血管因素,则需要控制血压、血糖等。

3.症状管理:对于造成的症状,如肌肉僵硬、行动困难等,可能需要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其他支持性治疗。

双侧脑室前角旁脱髓鞘性改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诊断和治疗计划。如果有这种放射学发现,请寻求神经科医生的建议,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