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术前评估
影像学检查:通过腹部CT、MRI或内镜检查明确肿瘤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病理确认:通过活检获取组织样本,明确肿瘤的性质(良性或恶性)。
全身评估:检查肿瘤是否已转移,例如肺部CT排查肺部转移,或肝脏超声筛查肝转移。
2.手术类型
小肠良性肿瘤:通常采用部分肠段切除术,仅切除肿瘤所在的小肠段并进行端端吻合。
大肠良性肿瘤:如为息肉较大或局限性病灶,可通过结肠镜下微创手术切除,但若体积过大可能仍需开放手术。
恶性肿瘤:需要行根治性切除,包括肿瘤所在肠段以及周围一定距离的正常组织,同时清扫相关淋巴结,以减少复发风险。例如,结肠癌需行结肠部分切除术,直肠癌可能涉及低位前切除术或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阻塞或穿孔并发症:如肿瘤造成急性肠梗阻或肠穿孔,可能需紧急手术解除梗阻或修补穿孔,同时尽量完整切除病灶。
3.术后处理与随访
根据病理报告确定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如化疗或放疗,尤其对恶性肿瘤患者。
随访计划包括定期复查影像学和肠镜,以监测复发或新发病灶。
术后饮食需逐步恢复,从流质过渡到普通饮食,避免高脂高纤的食物。
肿瘤手术的效果取决于病情发现的早晚和治疗手段的规范性,因此病情确诊后应尽早接受全面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