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病理学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感主要是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月经期响应体内激素变化,类似子宫内膜脱落的过程发生在异位组织上。这些组织可能会影响盆腔内神经,从而产生肛门下坠感。
2.疼痛特征:腹痛通常表现为周期性加重,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在月经来临时,由于异位内膜的炎症反应和内出血,疼痛程度显著增加,有时伴随恶心、呕吐、排便困难或疼痛。
3.诊断及治疗:诊断通常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研究如超声波、MRI等。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疗法。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帮助缓解疼痛,而激素疗法可以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
4.生活方式调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尝试热敷、温水泡澡以及适度运动来缓解不适感。同时,注意饮食调节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如减少咖啡因和高脂肪食物摄入。
子宫内膜异位症需要尽早干预,以免发展为更严重的并发症。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获得专业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