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溶症是什么

2025-08-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血溶症,也称为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红细胞过度破坏而导致的贫血状态。这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或药物反应。

1.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而在血溶症中,红细胞可能会提前被破坏。破坏速度超过骨髓生成新红细胞的速度,就会导致贫血。

2.血溶症的常见类型包括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病和地中海贫血。它们都是由于基因异常导致红细胞形状或功能的改变,从而增加了红细胞破裂的倾向。

3.免疫介导的溶血性贫血,则是因免疫系统错误地识别红细胞为外来物质而进行攻击。最常见的形式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产生抗体攻击自身红细胞。

4.感染也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例如某些细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如疟疾。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能直接或间接导致红细胞破裂。

诊断血溶症通常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以确定红细胞数量和破坏程度,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学检测以找出具体原因。治疗方式根据病因而异,可能包括药物控制免疫反应、输血或手术干预等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定期监测病情进展并与医疗团队保持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