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攒竹穴
位置:位于眉毛内侧端凹陷处。
功能:有助于缓解眼睛疲劳、减轻偏头痛,并改善视力问题。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每次持续10-15秒。每日可重复3-5次。
2.鱼腰穴
位置:眉毛正中点。
功能:缓解眼睑下垂、眼袋及局部浮肿,还能够放松眼周肌肉。
按摩方法:用食指轻轻按揉,每次约30秒,可重复3次。
3.丝竹空穴
位置:眉梢外侧的凹陷处。
功能:舒缓头痛,减少眼睛酸胀感,并有助于缓解失眠。
按摩方法:用食指按压该穴位,每次约10秒,重复5次。
4.睛明穴
位置:鼻根内侧与内眼角之间的凹陷处。
功能:改善近视、远视以及青光眼等眼疾,同时减轻眼睛干涩、红肿。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轻轻向上按压,保持压力10秒,重复3次。
5.承泣穴
位置:瞳孔正下方,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功能:缓解眼部浮肿、美化眼周皮肤,并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方法:用两手中指轻轻点按,不要过度用力,持续约20秒。
6.太阳穴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连线的延长线上,发际边缘处。
功能:缓解眼睛紧张、头痛及眩晕症状。
按摩方法:用指腹以画圈的方式轻轻按摩,反复1-2分钟。
7.四白穴
位置:瞳孔直下,约一横指处的眶下孔凹陷中。
功能:减轻黑眼圈、眼疲劳和视力模糊。
按摩方法:用食指轻按穴位,每次约30秒,重复3次。
适当的按摩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眼部周围的皮肤或组织。如果长期存在眼部不适或相关疾病,应及时就医评估,切勿单纯依赖穴位按摩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