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 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拔罐原理:拔罐通过负压使皮肤和浅层肌肉组织充血。负压力度较大时,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可能会破裂,导致局部出现小泡。
2.结缔组织反应:拔罐过程中的负压刺激会引发皮下组织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增强血管通透性,导致血浆成分渗出,形成水泡。
3.个体差异:皮肤敏感度因人而异。部分人皮肤较薄或毛细血管较脆弱,更容易在拔罐后出现泡泡。
虽然拔罐是一种传统疗法,但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如果拔罐后泡泡较大或者疼痛严重,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并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