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和北豆根的区别

陈妍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中医科

山豆根和北豆根的区别主要是存在性状差异、功效差异、毒性差异。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广东、广西。其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根茎长圆柱形,略弯曲,常有分支,长短不等。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质坚硬不易折断。饮片性状为类圆形薄片周边棕色或棕褐色,质坚硬,有豆腥气,味极苦。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主产于东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其根茎呈细长圆柱形,表面多有弯曲的细根。饮片性状为类圆形厚片,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周边棕黄色至淡棕色,气微味苦。

山豆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主治热毒炽盛、火毒蕴结之咽肿、喉痛、喉风、牙龈肿痛等。北豆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风湿痛、四肢麻木、肠炎痢疾等。

现代研究表明,山豆根所含之苦参碱能作用于大脑,引起痉挛,能麻痹横隔膜和呼吸肌运动神经末梢。以山豆根25g/kg 煎液小鼠灌肠, 结果出现呼吸抑制和震颠、痉挛、死亡。北豆根主要成分为蝙蝠葛碱,研究发现,以蝙蝠葛碱所作的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该药4.8~60毫克的剂量用药18天或2~3月,对心脏无不良影响,150毫克以上剂量用药2~3个月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受损程度随剂量增大而加重,所致的是轻度损害,150毫克以下对肾和肾上腺基本无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