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个体体质差异
根据中医理论,黑豆和黑米性平偏温,对于寒性体质者,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但对于本身偏热性体质或容易上火的人群,则可能会加重内热,表现为口干舌燥、嘴唇起泡等上火症状。
2.烹饪过程影响
黑豆在烹饪过程中不易完全煮熟,如果未充分炖煮,其所含的植物蛋白、单宁等成分可能较难被消化吸收,从而增加胃肠道负担,引发虚火旺盛。加入过多糖类或其他热性调味料(如红糖、姜片)也可能导致热量摄入过高,加剧上火。
3.饮食搭配问题
如果同时摄入其他性温热的食物,如辛辣食物、油炸食品或浓茶、咖啡等,可能会加重体内的燥热感。同时,日常饮水不足也会影响身体的水液代谢,使人更容易出现上火现象。
4.体内代谢状态
黑豆和黑米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纤维及其他营养物质,部分人消化能力较弱或近期处于疲劳、压力大等状态,可能会导致代谢紊乱,从而诱发上火。
改善这类情况可以通过调整食材搭配、延长炖煮时间以及适当减少食用量来减轻对身体的刺激。对于经常上火的人群,可以在粥中加入一些具有清热降火功效的食材,如绿豆、百合或莲子,同时注意保持充足饮水,避免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