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急性期处理:在崴脚后的头24至48小时内,推荐使用"RICE"原则:
休息(Rest):避免受伤的脚承受重量,以减少进一步损伤。
冰敷(Ice):每次15至20分钟,每天数次,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压迫(Compression):使用弹性绷带进行包扎,以控制肿胀。
抬高(Elevation):将脚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减少肿胀和淤血。
2.恢复期:在急性期过后,逐渐开始轻度活动和拉伸以恢复功能。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以下步骤:
轻度的踝关节运动以保持柔韧性。
筋膜拉伸和力量训练来增强稳定性。
平衡练习以改善协调能力。
3.物理治疗:若症状持续或严重,可以寻求物理治疗师的帮助。物理治疗可包括按摩、超声波治疗和定制化运动方案,以加速恢复。
4.注意事项:避免过早参与高强度运动,确保完全恢复前不增加受伤风险。使用护具或支撑带保护脚踝,特别是在运动时。若疼痛或肿胀未见缓解,建议咨询医生以评估是否存在更严重的损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有效促进崴脚的愈合并恢复正常行走状态,降低复发的可能性。